面臨少子女化、青年低薪及高齡化社會,薪資市場「倒退嚕」,兼顧家庭與事業越來越兩難,當中女性因受到傳統觀念束縛,為了家庭犧牲工作的比率居高。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指出,和丹麥、瑞典及韓國相比,女性生完第一胎後,回到職場的比例甚低,顯示出職場歧視仍相當嚴重。覃玉蓉表示,台灣仍有許多女性在求職或是二度就業上,遇到不少困難。她引用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王舒芸、鄭清霞《我國托育服務供給模式與收費機制》的研究結果,對育有0到2歲幼兒的家庭,分析托育喜好,發現低所得家庭大部分由自己帶小孩,而母親所得低於父親的,約有7成須帶小孩。此外,與丹麥、瑞典和韓國相比,前兩個國家因男女平權觀念成熟,女性在各年齡層的勞動比率高,且並無因生育而產生下滑等趨勢,南韓雖然在25到29歲青年時期,女性就業率偏低,僅不到7成,但明顯有二度就業趨勢,在45到49歲回到就業市場比率大增。反觀台灣的女性就業率,在25到29歲達到巔峰,約有9成,但到了30歲之後走下坡,宛如溜滑梯一去不回,經推估,30歲是女性正值生育第一胎的年齡,許多婦女在此時不得已離開職場,受到職場歧視影響,難以再回鍋,45歲到49歲就業僅占7成,在四個國家中比例最低。覃玉蓉說,主計處曾做過調查,了解台灣孕育六歲以下幼兒的女性,為何不就業?有9成女性回答是「為了照顧小孩」,可見無法回到就業市場的主要原因,可回溯到政府公托做得不足,加上男尊女卑觀念仍存在,間接導致家庭照顧的沉重責任落在婦女身上。針對男女薪資所得比較結果顯示,無論有無養育子女的男性平均薪資均居冠,其次為單身女性,薪水最低的是育有六歲以上小孩的女性,顯示出生小孩後婦女薪水成長有限,透露了職場性別歧視嚴重的問題。覃玉蓉表示,婦女新知曾做過友善職場的調查,有5成女性擔心進入職場後懷孕會受到歧視,有6成擔心請育嬰假會被主管刁難,她說儘管法律有明文禁止,但性別歧視仍每天在生活中上演。她說,曾有新手媽媽向她反映,為了請育嬰假,遭上司刁難考績或不升職位,甚至有女性員工被警告不准同時懷孕,也有人因此被解雇,更過分的是被刻意調到偏遠縣市,逼迫員工自行離職。覃玉蓉說,有一次她無意間聽到有年輕人在討論創業,卻在選擇員工時,談好不請女性員工,省去未來要給付產假、生理假等麻煩事項,凸顯出女性在目前的就業職場上,仍是極度容易被犧牲的一群。她呼應有關單位,應盡快擬定配套措施,才能達到真正的男女平等。低所得家庭大多自行照顧幼兒。記者吳佩旻/攝影 分享 facebook 母親的所得較低,照顧幼兒的比率也偏高。記者吳佩旻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(右)認為就業市場對女性不夠友善。記者吳佩旻/攝影 分享 facebook 研究顯示女性平均薪資低於男性。記者吳佩旻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台灣女性30歲過後,投入職場情況如溜滑梯直線下滑。記者吳佩旻/攝影 分享 facebook
FFC6A491D9CD5FDD
留言列表